金葉水杉的培育標(biāo)準(zhǔn)
1.行道樹
四川金葉水杉行道樹要求樹冠完整,樹干通直勻稱無傷痕,主側(cè)枝分明。分枝點的高度可通過修剪逐漸上移,直到規(guī)定的定干高度為止,一般要求 2~2.5 米。苗木自然高度要求達到 4.5~5 米,冠/高比一般為 1/3~1/2,冠幅要求 2.5 米以上。
2.觀賞苗
庭園觀賞苗木,定干高度低于行道樹,一般 2 米以下,樹冠要求豐滿,冠高比一般為 1/2~2/3,冠幅 2.5 米以上。
3.針葉苗
針葉樹種苗木,應(yīng)培育成全冠型或低干型,要養(yǎng)好主尖,一般不宜多修剪。
金葉水杉栽培技術(shù)
1.育苗技術(shù)
金葉水杉多采用嫁接繁殖,選生長良好的1年生普通水杉苗作砧木,在金葉水杉母樹上采集芽粒飽滿的一年生木質(zhì)化枝條做接穗,用腹接法或枝接法進行嫁接,嫁接成活后,用枝剪沿接穗芽上部平剪去砧,定期除去砧木上的萌芽,加強水分管理。3年后即可用于園林綠化栽植。
2.栽植技術(shù)
選擇土層深厚,肥沃濕潤的砂壤土帶土球栽植,按3×2m株行距挖大穴,穴內(nèi)施基肥,栽時勿傷根系,栽后要澆透水,及時中耕除草,生長期加強水肥管理。
干形培育
樹干自然分枝點以下直立生長的部分稱為主干,苗木主干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(xiàn)干形不直的現(xiàn)象,為了改善干形,施行截干處理,可得到筆直而生長健壯的苗干。凡是萌芽力強的樹種都可用截干的方法來改善干形。
四川金葉水杉一般在移植的當(dāng)年(有時在移植的第二年春季),金葉水杉干形如果不直或長勢不旺,或地上部遭到損傷時,在冬季或春季苗木發(fā)芽前,在距地面約 3 厘米處把苗木地上部剪掉。截干后用細(xì)土把苗干的剪口覆蓋 3~5 厘米,以防止水分蒸發(fā)和傷口干燥。 從剪口下的干基部萌發(fā)出一至數(shù)根枝條,待萌生枝條生長高達 15~25 厘米時,從中選留一株生長通直而健壯的枝條培育成通直的主干,余者全部剪掉。